校外新闻

一 School

今日寒露 —— 寒露至·秋意浓

今日寒露 —— 寒露至·秋意浓

广东南粤技工学校 广东南粤技工学校
 2025年10月08日 09:01 广东
图片
图片
图片


封面.jpg

当清晨的露珠凝结成霜

当枝头的黄叶悄然飘落

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

中的第十七个节气——寒露

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

寒露标志着

深秋的正式来临,

也承载着古人对

自然规律的深刻

洞察与诗意表达


一、寒露·三候:自然的语言

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:“一候鸿雁来宾,二候雀入大水为蛤,三候菊有黄华。”

1
鸿雁来宾

大雁南飞,排成“人”字或“一”字,成为深秋天空中最动人的风景线。

2
雀入大水为蛤

古人观察到雀鸟消失,海边蛤蜊增多,便想象雀鸟化身为蛤,寄托对生命循环的浪漫想象。

3
菊有黄华

菊花傲霜绽放,金黄的花瓣在秋风中摇曳,为萧瑟的深秋增添一抹生机。

这三候不仅记录了物候变化,更蕴含着古人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——自然与人,本就是一体。


二、寒露·习俗:传统与现代的交响

01
登高望远,赏秋景

寒露时节,秋高气爽,正是登高赏景的好时机。古人有“重阳登高”的习俗,而寒露与重阳相近,人们也会携亲带友,攀登高山,俯瞰层林尽染的秋色,感受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豪情。

02

饮菊花酒,品秋韵

菊花是寒露的“花信风”,古人认为菊花能延年益寿,便用菊花酿酒,在寒露时节饮用,既可驱寒,又能寄托对健康长寿的期盼。如今,一杯温热的菊花茶,也是深秋里最温暖的慰藉。

03

吃芝麻,润秋燥

寒露后,天气转凉,空气干燥,民间有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。芝麻富含油脂,能润燥生津,是深秋养生的佳品。一碗热腾腾的黑芝麻糊,或是一块香甜的芝麻糖,都是对味蕾与身体的双重呵护。


三、寒露·养生:顺应天时的智慧

01

添衣保暖,防“寒从脚起”

寒露后,昼夜温差加大,民间有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的说法。此时需注意脚部保暖,避免受凉引发感冒。

02

早睡早起,养阴润燥

深秋阳气收敛,应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规律。饮食上可多吃梨、百合、银耳等润燥食物,少吃辛辣、油腻,避免“秋燥”伤身。

03

运动适度,莫过汗

寒露后运动宜选择温和的方式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,耗伤阳气。



四、寒露·诗词:文人笔下的秋意

从王维的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,到白居易的“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”,文人墨客总能用寥寥数语,勾勒出寒露的意境。而杜牧的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,更将寒露时节的枫叶之美,定格成永恒的经典。

这些诗词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,更是对生命的感悟,寒露虽冷,却藏着秋的成熟与丰盈;深秋虽寂,却孕育着来年的希望。



寒露时节

今日寒露,愿你:

添衣保暖,莫负秋凉;

品茶赏菊,心怀诗意;

顺应天时,健康常伴。

让我们在这个深秋,

与自然对话,

与时光同行,

感受二十四节气中

那份永恒的温暖与智慧。






运营管理 / 学校新媒体中心

图片来源 / 各网络平台

编辑排版 / 陈怡瑜

审核 / 王晓春


投稿邮箱:3340826467@qq.com

欢迎大家积极来稿

图文©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

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
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



“在看”我吗?


< a href=" ">在线客服